Tag: 護理

截肢手術後自我照護

截肢手術後應注意以下衛教護理 1.     手術後24~48小時內,可於患肢末端墊枕頭,以減輕腫脹,48小時後應移去枕頭,以防關節攣縮變形。 2.     使用彈性襪套包紮殘肢,以預防殘肢腫脹。並請注意手術的部位有無出血現象,若有出血現象,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     截肢部位請保持衛生,傷口處若發癢,可輕拍,請勿用手或其他物品抓癢,避免抓傷容易引起感染,造成發炎或癒合不良。 4.     截肢後,有些患者會感覺已截除的肢體有疼痛感或對已截除的肢體仍感覺存在的錯覺,出現幻肢感與幻肢痛時屬正常現象,不用過度擔心, 依個人體質不同幻肢痛消失的時間點亦不同,但穿戴義肢後會慢慢減輕其症狀發生。可輕拍殘肢末端,並逐漸加強力道,搓揉加上按摩殘肢,對於減輕患肢痛有明顯的幫助。 5.     傷口癒合拆線後,每日以中性肥皂清潔並以溫水沖洗及擦乾,保持殘肢的乾燥,若發現有紅、腫、熱、痛及分泌物流出時,應即刻返院就醫。 6.     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越早開始復健運動越好,當您進行復健運動時, 不但截肢的部位要運動,健側一樣要同時做運動,以增加關節和肌肉的活動度。 7.     義肢裝配的時間,視傷口癒合程度,再進行裝配義肢及復健。

Read more

汗水的存在

在穿著義肢的過程中,汗水開始積聚,並起潤滑劑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汗水會使殘肢在腳套內移動,使截肢者感到不適或使義肢輕微鬆脫。 殘肢和腳套的相對運動會引致活塞效果(Pistoning) ,使離地間隙減少,截肢者最終須以步態補償差異, 增加能量消耗,並為細菌創造理想的繁殖地。 若不好好處理汗水問題, 最終影響包括擦傷和皮膚破裂,從而導致接受腔不適,失去安全感和步態不對稱。 現代的凝膠腳套技術雖可提供出色的緩衝效果,但腳套多以不滲水和絕緣的材料製造, 長時間使用令熱量和水分積聚。 另一種真空懸掛算是近年來較先進的懸掛方法, 系統會通過聯動腳板動作, 從接受腔和內膽之間排出空氣, 確保接受腔內呈現真空懸掛狀態。但若內膽本身由不滲透材料製成,這意味著汗水和濕氣將被困在皮膚和內膽之間,汗水的問題依然存在。 汗水管理 -截肢者宜經常清洗殘肢,至少每天兩次,清洗後(尤其在戴上義肢前)必須確保殘肢乾爽。戴上義肢前, 亦可使用專用的止汗噴霧劑,以改善問題。 -其他治療選擇包括肉毒桿菌毒素,藥物,電刺激和手術。但是,這些療法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副作用, 詳細請諮詢醫生. -使用有排氣設計的腳套 部份腳套設有激光鑽孔,可讓水分排出,從而使皮膚更乾爽。除汗水外, 單向閥亦可排出空氣, 有助於產生更好的真空環境, 提供更牢固的貼合性。

Read more
Open chat
Promedics here to help
你好呀! 請問有甚麼幫到你~